本文目录一览:

山西民歌主要有哪些种类

1、许多音乐工作者都不辞劳苦地来山西采风,经过他们的挖掘整理,《走西口》、《看秧歌》、《桃花红杏花白》、《绣荷包》、《想亲亲》等民歌广为流传。

2、圪梁梁 《圪梁梁》是一首山西民歌,原名《那是个谁》,由有“黄河之滨民歌王”之称的杨仲青于1980年创作。这首歌广为大众熟悉是因为一部电视剧《血色浪漫》,作为这部电视剧的插曲,龚琳娜的演唱使得这首歌广为人知。

3、这些乐器,以丝竹为主,如笙、管、笛、胡琴、板胡、三弦、唢呐、琵琶、筝、巴乌、各种鼓器、铙、钹、锣、镲等,山西的民间乐曲大体分为三类。

4、“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南风歌》)相传是舜时歌唱运城盐池和人民生活关系的民歌。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唐风》和《魏风》,大都是产生在山西地区的古老民歌。

5、中国汉族民歌从音乐特点上区分,可概括为号子、山歌与小调三种类别。劳动号子: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

6、民歌艺术:山西,被誉为“民歌的海洋”。 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就有很大的成就,《诗经》中“唐风”、“魏风”包括《伐檀》、《硕鼠》都是山西民歌。 山西一百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它自己的民歌。

秧歌戏的艺术特色

秧歌戏还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如演的多是当时的“现代戏”,演出服装、道具简单,机动灵活,唱腔是地方小调,道白用地方方言,语言风趣幽默、贴近生活等。

大秧歌的艺术特点多是一生一旦为主的生活小戏。念白生活化,以方言为主,有时根据戏的需要也用些韵白。演出时以唱见长,善于叙事。唱词口语化,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听来亲切感人。

河北地区的秧歌,以冀中秧歌最有特点。冀中秧歌以定县最为闻名,它以演唱秧歌剧为主,在棚内台上演唱,已从歌曲形式发展为戏曲表演。伴奏乐器主要有鼓、锣、钹、旋子等。曲目有50余种。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流行地域主要是陕西北部各县。艺术风格奔放、质朴、欢快、活泼,语言通俗易懂,内容风趣诙谐。声腔多为民间小调、小曲,花样繁多,优美动听,多用弦乐伴奏。

高跷秧歌,最具有代表性,也最能体现东北秧歌的艺术特色。舞蹈表演者脚上踩着长跷,穿着夸张的长腿裤子,舞蹈起来摇摇晃晃,生动有趣。舞蹈审美多元化 东北秧歌的审美多元化主要集中在视觉审美和心理审美的双重体验上。

隆尧秧歌的主要特点,一是表演舞台性,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完善,不同于民艺舞蹈扭秧歌。二是地域乡土性,表演风格饱含乡土气息。三是剧目丰富,据统计达二百余出。四是语言通俗,唱词道白朴实生动,口语民风浓,唱腔简单明快。

武乡十二月翻花歌词

1、武乡开花调歌词有:被子开花四角角方,不害羞来你伙盖上!酸枣开花窜崖垴,胡了爬萨我不嫌你老!左权县位于太行山主脉西侧、山西省东部边缘,古称辽州、辽县,后因纪念牺牲在此的抗日名将而改为左权。

2、歌词道:“一打鼓,二打锣,众客民,听我歌:我歌劝散听无讹,各人走散各人好,……莫嫌路远怕奔波。

3、武乡县属第三行政区,行署驻沁县。1939年7月,日寇侵占白晋路。同年阎锡山制造“十二月政变”。从此,武乡县脱离了旧山西省领导,属太行抗日根据地第三专区(亦称三分区)。1940年6月,日寇侵占段村。

4、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十二月,冯玉祥题于南京行营 诸葛亮为成就蜀汉统一大事业,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生小心谨慎; 仰慕先贤崇高遗风于武侯祠,诸葛亮是永远不慕荣利而洁身自好的人杰。 大名垂宇宙; 遗像肃清高。

5、清代,武乡县属山西省冀宁道。民国十九年裁道。武乡县直属山西省。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9月,山西省划为七个行政区。武乡县属第三行政区,行署驻沁县。1939年7月,日寇侵占白晋路。同年阎锡山制造“十二月政变”。

6、光绪癸未(公元1883)仲冬(十二月),署沔县典史(主管县狱及捕盗的官职)街泉(亦名街亭,甘肃秦安县陇城镇。

山西各地过年风俗

晋北地区春节这一天忌挑水。晋南一些地方却讲究春节或初二要从外面挑一担水回家,象征着招财进宝。 初二 开始走亲戚。晋北和晋中多在初二回娘家,晋南多在初三。大同一带则有正月初一接待女婿的习俗。

山西长治的春节习俗:腊月二十三 2月1日 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腊月二十四 2月2日 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腊月二十五 2月3日 推磨做豆腐。

山西过年的习俗有熬年、贴春联、制作麻糖、打扫家务、贴窗花、燃旺火、拜年。熬年:又称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传统年俗。除夕晚上,人们往往通宵不眠,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武乡有什么节日习俗

武乡顶灯是流行于武乡境内西部的一种民间社火形式,每逢年节,顶灯表演者剃光头发,在脸部和后脑勺上勾画出脸谱,历经千百年的变迁,武乡顶灯现在成为当地元宵节和其它喜庆节日的民间表演活动。

除夕的晚上,我匆匆地吃完年夜饭,就拿着十几只花炮、一大把“狗尾巴”和一包鞭炮来到大门口,但天空早已是五彩缤纷。

扔愁帽: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静之时进行。各家和户的大人、孩子,临睡前,都把头上戴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扫街道时,再清扫到墙旮旯里,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灵火”时烧掉。

清明时节自古就有插柳的习俗。柳为落叶乔木,阳春始发,枝条柔韧,叶似春风裁剪,枝干纵横倒顺,插之皆可成活。寒食清明习俗的标志之一,就是家家要插柳。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寒食插柳习俗历史悠久。

在武乡民间,结婚嫁娶有“乱媳妇”习俗,这种习俗从何沿起,无从考究。不过,听人们说,在旧社会有这种风气,“乱熄妇”,意即戏趣逗乐新娘,具有恭贺喜庆色彩,“乱媳妇”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怎么下载武乡秧歌MP3到优盘

1、武乡跑腿秧歌的来历是:在武乡的监漳一带就是武乡秧歌的发源地,当时农村的劳动人民在劳动的时候就会唱跑腿秧歌。孩子们也就耳濡目染听到大,后来作为一种地方文化被选进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