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反弹道导弹导弹有哪些功能?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应能及时发现和正确识别目标、对目标精密跟踪、迅速作出决策和有效地进行拦截。通常由弹道导弹预警系统首先发现目标,再由目标识别系统,如雷达或光学系统,从一群目标中区分出真假目标。

反弹道导弹导弹主要由战斗部、推进系统、制导系统、电源系统和弹体等组成。战斗部 是直接毁伤目标的有效载荷。

反弹道导弹就是对抗(拦截)这种弹道导弹的装备。

反导弹导弹从用途上可以分为战术拦截导弹和反弹道导弹。后者是用来拦截来袭的战略导弹的导弹。从发射方式上可以分为地空导弹、舰空导弹和空空导弹。目前地空导弹为最多。

反弹道导弹历史回顾

1、反弹道导弹历史回顾 60年代起步;从二次大战后至50年代末,美国和原苏联先后研制并部署了第一代战略弹道导弹,例如美国的“雷神”中程导弹和“大力神Ⅰ”洲际导弹,原苏联的SS-5中程导弹和SS-6洲际导弹。

2、5年,美国在大福克斯、怀特曼等反导场地,部署了由低空拦截的斯普林特和高空拦截的斯帕坦两种反弹道导弹导弹所组成的卫兵防御系统,但该系统难以拦截多弹头和带突防装置的弹头,于1976年2月宣布关闭。

3、年美国建立了“卫兵”系统的第一个发射场。苏联在60年代研制和部署了高空拦截的反弹道导弹导弹,1967年建成莫斯科反导弹导弹防区。已有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造价昂贵,作战性能并不理想。

4、苏联在60年代研制和部署了高空拦截的反弹道导弹导弹,1967年建成莫斯科反导弹导弹防区。但是首次应用于实战是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首次以“爱国者”导弹成功地拦截了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

5、在此背景下,苏联部长会议于1975年6月决定部署新一代的A-135反弹道导弹系统。

6、太空第一响背后,威力惊人的太空核爆为何淡出历史舞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纳粹德国首先将弹道导弹投入实用。相比于其他的远程攻击手段,弹道导弹的飞行顶点高,动力强劲,载荷惊人,成为了二战期间对盟军的重要威胁之一。

反弹道导弹有哪些介绍?

通常反弹道导弹分为两类:高空拦截导弹。又称被动段拦截导弹。一般用于在大气层外拦截来袭弹道导弹。低空拦截导弹。又称再入段拦截导弹或近程拦截导弹。用于在目标上空拦截来袭弹道导弹。

前苏联研制成了橡皮套鞋反弹道导弹导弹,最大作战半径为640千米,最大拦截高度为320千米,有效杀伤半径为6~8千米,60年代中期在莫斯科周围进行部署。

美国“斯普林特”反弹道导弹;“斯帕坦”是高空拦截弹,核弹头,500万吨当量,有效杀伤半径大于8千米,作战高度最小160千米,最大550千米,地下井发射。“斯普林特”导弹是低空拦截的高加速近程导弹,用于拦截洲际导弹再入弹头。

反弹道导弹是指用于拦截来袭弹道导弹的导弹。它是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