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出自哪里?

1、(1)《列子·汤问》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伯牙与子期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中的《伯牙与钟子期》,作者是战国列御寇。《伯牙与钟子期》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3、出处:《列子》、《吕氏春秋·本昧篇》。作品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4、《伯牙鼓琴》节选自《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了春秋时期楚国人俞伯牙和钟子期,虽然社会地位悬殊,但却因琴曲相识相知的故事。《伯牙鼓琴》全文翻译: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琴。

5、注:知音:历史上的知音指的是伯牙和钟子期间的故事。俞瑞,字伯牙,战国时的音乐家,曾担任晋国的外交官。全篇翻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6、明代冯梦龙把这个故事写到了自己创作的《警世通言》小说中,名字叫《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孔子弟子传026|巫马子期

1、巫马施,字子期,也称巫马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30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子旗”,列77名弟子第29位,《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列巫马施为第31位。

2、人物简介 巫马施,曾为鲁国单父(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一带)宰。任职期间,勤于职守,日夜操劳,事必躬亲,单父大治。他忠于儒家学说,实践儒家的义利观,不贪富贵。

3、巫马施(前521-?),姓巫马,名施,字子期,亦称巫马期。汉族,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陈国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以勤奋著称。

4、颜回,鲁国人,颜氏,名回,字子渊,也称颜渊。七十二贤之首,十哲之首,儒家五圣之一,被后世尊称为复 圣。

5、孔子七十二位弟子及简介: 颜回 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 闵损 字子蹇(闵子骞),以字广为人知。比孔子小十五岁,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七十子之一。

6、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如下: 颜回 鲁国人,字子渊,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子期和伯牙的故事

一日,伯牙乘船夜游,随心弹琴,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便知此人是知音,于是,让其上船、为其演奏,此人便为钟子期。这就是他们相遇的情景,简单来说就是巧遇。人物简介钟子期,名徽,字子期。

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子期即钟子期。春秋时楚人,精于音律,与伯牙友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篇1 俞伯牙和钟子期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经典故事呢?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中的《伯牙与钟子期》,作者是战国列御寇。《伯牙与钟子期》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子期的介绍

1、子期,帝乙众多儿子中之一,被封到郝地为爵,是为郝氏先祖。钟子期,春秋时楚人,精于音律,与伯牙友善。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听而知之。 子期死1,伯牙绝弦破琴,终身不复鼓琴。见《吕氏春秋·本味》。

2、钟子期(前413年—前354年),钟氏,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

3、按当时的习惯,子期的后裔便有的以地为氏称郝氏,有的以国为史称商氏,是为山西郝氏或陕西郝氏。